保到老保险网

保到老保险网全国统一客服服务热线:  400-180-6626 转 2

400-180-6626 转 2

您现在的位置:资讯中心>频道列表>灾难面前,做保险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灾难面前,做保险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5
  火灾、地震……刚刚开局的2025年似乎正不遗余力的向世人播撒着苦难。洛杉矶大火,捉襟见肘的消防力量,化为焦土的明星豪宅。与之鲜明对比的是,日喀则定日县地震,金珠玛米的极限救援,零下十几度的暖心热食。

  除救援速度与能力的差异,灾后的资产赔付也有着极大不同。随着近年山火和洪水增加,加州多家保险公司取消、暂停或限制了近300万份保单,其中包括了取消火灾受灾程度较高区域的火灾险。

  反观国内,定日县发生地震后,人保财险、中国太保 、珠峰保险和众安保险等多家险企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启理赔绿色通道,确保为受灾人员及家属提供及时的理赔服务。此外,当地政府所投的农房灾害保险,也对减少居民经济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农房灾害保险是巨灾保险市场中的产品之一,随着近年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巨灾保险被推至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无论是保险业的顶层设计,还是制度完善,都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巨灾保险行业专家表示,未来应从政策端、机构端和宣传端进一步推进巨灾保险的牵头机制、税务减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和深度宣传。

  谁来投保?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显著上升,巨灾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加,而巨灾保险的需求也随之持续增长。

  但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各国所建立和推广的巨灾保险制度有所不同。其中美国的巨灾保险制度更为商业化,例如佛罗里达州几乎每年都会遭受飓风袭击,当地居民要自己出钱为房屋购买保险。而新西兰、日本等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其政府会鼓励或强制要求居民投保。其中新西兰的居民必须购买房屋保险,类似于我国机动车车主必须购买交强险。

  对比而言,在自然灾害发生后,中美两国的责任主体存在差异,我国的举国体制体现了更大优势。行业专家表示,个人有时对于巨灾的认知不够清晰,拥有准公共性质的巨灾保险应由政府指导进行制度安排,商业保险机构运作具体实施。

  分析来看,巨灾保险不是某种特定保险产品,它可以是由财产险、人身险、意外险等多个产品组成的综合保单。此外,国内巨灾保险投保人包括政府、个人及政府+个人等,但大多数是由政府承担保费。例如北京市门头沟区应急管理局2024年采购的巨灾保险服务,便全部由政府出资,受益人是该辖区内居民,保单所保范围包括居民的人身安全,以及房屋和屋内财产。

  此外,2024年3月,由巨灾保险共同体承保的全国首单全灾种、广覆盖、长周期的巨灾保险在河北落地,为河北全省7400万群众提供“人身+住房+财产”三层巨灾保险保障。

  有待提升

  我国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因发生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超过3300亿元,2024年更是超过了4000亿元。

  1月17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与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2024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2024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和地质灾害、台风、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干旱、地震、森林草原火灾、沙尘暴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截至2024年年底,各种自然灾害造成全国9413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856人,紧急转移安置364.5万人次;倒塌房屋6.4万间,损坏房屋83.2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008.9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011.1亿元。

  其中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630.4亿元,低温冷冻和雪灾为256.2亿元,干旱灾害为83.6亿元。此外,2024年,我国大陆地区发生5.0级以上地震25次,造成11.4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倒塌房屋900余间,损坏房屋6.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7.9亿元。

  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我国社会各界对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已形成高度共识。“保险业在巨灾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损失补偿作用,有助于减少巨灾造成的风险。”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再保险监管司)副司长陆玉华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巨灾保险保障机制已初步确立。2024年1-8月,巨灾保险共同体为全国4283万户次居民提供了近9万亿元巨灾风险保障。

  近年来,在我国巨灾保险保障机制建立的过程中,相关政策频出。2016年,原中国保监会联合财政部发布《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推动地震巨灾保险在全国落地。2024年2月,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财政部联合发文,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的保障范围,在现有的地震灾因基础上将洪水、暴雨、台风等纳入保障范围,并提高基础保障水平。其中城镇住宅最低保额从每户5万元提升至到10万元,最高可保100万元。

  202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巨灾保险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丰富巨灾保险保障形式。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原则,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巨灾保险保障机制。拓展巨灾保险保障范围。扩大综合巨灾保险试点。研发运用巨灾风险模型。研究探索巨灾债券。合理运用再保险分散风险。发展气候保险。健全保险应急服务机制,改进风险减量服务,支持防灾减灾救灾。

  虽然我国巨灾保险保障机制已初步确立,但自然灾害的保障缺口依然较大。陆玉华指出,当前我国保险业在应对灾害事故中的角色日益重要,但与全球水平相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2024年上半年,全球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约1200亿美元,其中保险赔付达600亿美元,占比50%。而我国的保险赔付占比仅为10%,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于巨灾保险未来的发展,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和春雷此前指出,一是研究出台巨灾保险专项法律法规,以财政支持下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为原则完善巨灾保险制度,规范全国性巨灾保险机制的组织体系、运行模式及经营规则,明确保险再保险在多层次巨灾分散机制中的功能定位。二是探索在巨灾保险供求两端分别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引导企业和个人投保普惠型房屋财产及人身意外巨灾保险,持续扩大巨灾保障覆盖面,满足更为个性化、多样化的巨灾保险需求。三是健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巨灾债券的法律制度,推动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有效联通,拓展巨灾风险分散途径,增强巨灾保险保障能力。

  此外,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曾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分三个层次逐步形成“保基础保民生、高普惠广覆盖”的中国特色巨灾保险制度。在基础层,主要是由政策性保险提供基本保障;在扩展层,将巨灾伤亡保险等纳入保障范围;在补充层,由商业保险提供保障。鼓励各地结合实际,争取政策支持,扩大试点。指导行业健全制度机制,完善理赔服务标准,运用科技手段,更好地发挥风险保障作用。

  分散风险

  2024年,气候变暖导致自然灾害更为频发。根据瑞再研究院的预测,欧洲在2024年经历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导致该地区的洪灾保险损失达到有史以来第二高位。而2024年全球自然灾害保险损失预计超过1350亿美元,其中美国遭受了两次大型飓风和更频繁的强雷暴影响,相关损失占全球保险损失的比例达三分之二以上。

  瑞士再保险公司自然灾害风险负责人Balz Grollimund表示:“全球自然灾害保险损失连续第五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损失负担不断加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市地区价值集中、经济增长和重建成本增加。气候变化助长了今年许多灾难的发生,其影响也日益上升。因此,投资于减缓和适应措施必须成为优先事项。”

  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巨额保险损失,再保险在巨灾保险保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甚至承担了一半以上的巨灾保险损失。和春雷表示,未来我国应进一步支持大型国有再保险公司多渠道补充资本金,持续增强承保能力,承担更多风险责任,积极应对国内巨灾风险显著提升、赔偿责任大幅累积等新形势、新挑战,全力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再保已深度参与国内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巨灾保险试点项目,在80%的项目中担任首席再保人。此外,在我国巨灾保险机制建设过程中,也可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国再保险公司的总资产为8154亿元,较年初增长9.14%。全球主要再保险公司均已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而国内15家再保险从业机构中,9家为外资机构。

微信客服

留言板
问题提交 尽可能地完整填写问题